19世纪的小说重申了我的犹太复国主义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我是一个犹太复国主义者,经常穿过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自10月7日以来,我感觉自己就像穿着破旧毛衣的邪恶博士。当天的抗议口号是“从水到水,巴勒斯坦将是阿拉伯的”;最近的一个标语表达了对胡塞武装的支持,这个恐怖组织的座右铭包括“美国去死,以色列去死,诅咒犹太人”。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写作,改变写作习惯会招来厄运。但这些口号打动了我。所以最近我决定用犹太复国主义的艺术作品来提振我的士气,最好是那些逃避现实的作品。我想过狂看《福达》,但哈马斯大反派们的一丝丝逃脱太让人紧张了。碰巧的是,我已经在读一本犹太复国主义小说了。它可以追溯到1876年,我隐约意识到它有犹太复国主义的角度,但没有预料到它对犹太人集会的看法会如此高涨。这本小说没有像今天许多关于以色列的讨论(甚至是友好的讨论)那样的矛盾心理。
我属于一个读书小组,通常一年读一本小说。(我知道)。有一年我们试着读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全部作品,但那是死记硬背。我们试着不提前阅读,这样我们就能在同一页上阅读。今年我们要讲的是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丹尼尔·德隆达》。这是她的犹太小说,也是她的问题小说——两本小说合二为一,似乎相互冲突,而不是连贯一致。在这半部小说中,有一部描绘了一幅熟悉的、带着讽刺意味的英国绅士的年轻成员的肖像。第二部是对伦敦中下层犹太人的喜爱,也就是当时的喜爱。俗话说,一个亲犹太主义者就是一个反犹太主义者,他喜欢犹太人。艾略特对被选中的人的真挚感情并不排除对他们的商业本能或鼻子长度的某种痴迷。
到了19世纪70年代,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不再是正式的反犹主义者;犹太人可以投票和担任公职。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出生在犹太人家庭,但后来改信了英国国教。但是英国人就是不太喜欢犹太人。艾略特的主人公丹尼尔·德隆达是一位有魅力的年轻绅士,思想开放,对受压迫者有着本能的亲近感。当他发现自己被一个美丽的犹太女孩Mirah所吸引,并承诺代表她寻找她的家人时,他意识到他对犹太人的假设需要一些修正。德隆达“和他的邻居一样,”艾略特写道,“把犹太教视为一种古怪的僵化形式。”至于犹太人本身,他发现他们令人反感:要么他们穿得太显眼,要么他们潜伏在肮脏的街道上。他听说过更好的犹太人,那些有学问、有成就的犹太人,但他总是认为他们已经摆脱了犹太人的身份。
丹尼尔·德洛乔治·艾略特
发布于:2025-03-07,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