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科学考察南极洲微塑料的存在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新德里,1月7日(IANS):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与阿根廷合作,发起了首次科学研究考察,调查南极洲微塑料的存在,作为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努力的一部分,甚至在地球上最偏远的地区。
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于周六在阿根廷马兰比奥和埃斯佩兰萨南极基地加入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小组,标志着他们的任务开始。
国防部长路易斯·佩特里、内政部长吉列尔莫·弗朗索斯和外交部长戴安娜·蒙迪诺也出席了会议。
这支由两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出发,通过调查微塑料在阿根廷卡里尼科考站附近南极生态系统的海水、湖泊、沉积物、沙子、排放水和动物中的出现和分布,评估微塑料的影响。
原子能机构对世界最南端大陆南极洲的访问是通过原子能机构的NUTEC塑料倡议进行的。
NUTEC成立于2020年,是原子能机构利用核技术对抗塑料污染的旗舰倡议。通过核技术中心塑料监测实验室网络,正在利用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通过取样和分析环境中微塑料的普遍程度,产生关于海洋微塑料分布的数据。
这些精确的科学数据是制定塑料减缓和处置措施和政策的重要信息。
第一个微塑料的证据——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在南极沿海的快冰中发现的,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南极洲东部的海冰进行了采样。
然而,关于微塑料到达南极的地点和数量,以及南极生物吸收了多少,仍然几乎没有任何信息。关于通过洋流、大气沉积和南极人类活动到达这一原始地区的微塑料类型的数据也很少。
在阿根廷南极基地马拉比奥举行的任务启动仪式上,总干事格罗西说,在曾经未受污染的南极环境中发现微塑料,证明了这种广泛而有害的污染物的影响。
“微塑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国际社会仍然缺乏做出明智决策所需的科学数据。这就是NUTEC塑料的目标:通过了解塑料的起源、运动和影响,我们可以就如何解决问题做出明智的决定。”
微塑料的存在可以通过降低冰的反射率、改变表面粗糙度、促进微生物活动、充当隔热体以及促进冰结构的机械弱化来加速南极洲的冰损失。
当与气候变化、大气条件和海洋影响相结合时,微塑料的存在将加深南极极地冰融化的破坏性影响。
此外,进入南极生物食物链的微塑料对南极生物的健康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发布于:2025-02-1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