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有重大发现,对黄斑变性患者有意义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科学家们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这对那些患有一种常见的、使人衰弱的眼病(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人有意义,这种眼病会导致失明。
他们发现,识别与体内感染相关的化学模式的分子TLR2似乎在视网膜变性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黄斑变性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中枢性视盲,大约有7万爱尔兰人患有此病。由于中央视网膜退化,患有AMD的人可能难以识别面孔、阅读、看电视和驾驶。
年龄增长是AMD发展的最大风险因素,75岁以上的人中有四分之一患有此病。迄今为止,没有药物干预措施可用于预防疾病的进展。干性黄斑变性患者通常被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改善饮食和锻炼制度。
圣三一学院免疫学助理教授萨拉·多伊尔博士领导了这项刚刚发表在权威杂志《细胞报告》上的研究,她说:
与AMD有关的两个生物过程是不受控制的“氧化应激”,导致视网膜中形成类似漂白的化学物质,以及一种称为补体的蛋白质的形成,这种蛋白质会“标记”任何接触到的东西,以便消除。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认为TLR2是氧化损伤和补体介导的视网膜变性之间的关键桥梁。在细胞表面发现的TLR2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因为已知它通过识别细菌和酵母等微生物上发现的化学危险信号来感知感染。
一旦TLR2被危险信号激活,它就会触发信号级联,这有点像细胞装配线,将细胞周围环境的信息传递给我们的基因,然后基因会做出炎症反应。
“就眼睛而言,TLR2似乎充当了氧化应激的传感器,识别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模式,而不是感染,并触发信号级联,最终促进补体的分泌,”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来自三一学院的凯利·马尔弗尔博士说。
Sarah Doyle博士补充道:
发布于:2025-02-1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