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社区是纽约科技繁荣的中心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3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随着大批科技员工涌入纽约,市中心和布鲁克林的社区也迎来了大批顶尖人才。
根据风险投资公司SignalFire对领英数据的分析,去年,大纽约地区吸引了14.3%的科技行业员工移居美国,比其他任何城市都多。
“科技是关于人的才能,”凯文·瑞安告诉《华盛顿邮报》。他因联合创办MongoDB、Gilt Group和Zola而被称为“纽约科技教父”。“纽约是一个更好的城市……人才想要来这里。”
“纽约的技术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戴维·乌列维奇(David Ulevitch)说。“对于最有抱负的人来说,纽约无疑是最理想的居住地。”
事实上,根据纽约审计长办公室的数据,纽约市有320万受过大学教育的工人,这比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和费城的总和还要多。
负责纽约伙伴关系的凯西·王尔德(Kathy Wilde)说,她看到几乎每个社区都在增长,并补充说:“自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的经济急剧多样化,变得更加强大。”
以下是科技热潮中的热点:
在疫情期间,已经吸引了老牌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公司的昂贵区域突然变得更适合寻找办公空间的初创公司。
为咖啡馆开发软件的Odeko和为普通投资者提供对冲基金的Titan等较年轻的公司加入了现有租户的队伍,比如医疗预订软件ZocDoc和万事达(Mastercard)和思科(Cisco)的数字营销公司Percolate。
科技咨询公司Capital V的管理合伙人杰西卡·谢弗(Jessica Schaefer)说:“大流行后,Soho成为曼哈顿的科技中心。”“我以每平方英尺50美元的价格租下了Soho区的黄金地段,租期为五年。”Soho空间的价格通常接近每平方英尺90美元。
与此同时,风险资本家涌入了这个社区。
“风投们看到了热点,就向那里转移……我们希望与尽可能多的创始人接触。”Partech的风险投资家Jean Simi告诉《华盛顿邮报》。创始人希望在能够吸引其他团队成员的地方扎下根来。”
过去几年,包括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和乔希·库什纳(Josh Kushner)的Thrive Capital在内的大型风投公司都在Soho区扩大了办公空间。
熨斗区(Flatiron)和附近的联合广场(Union Square)是纽约最初的科技热点,在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热潮期间被称为“硅巷”。
虽然那个时代的一些创业公司破产了,但这个社区仍然是纽约最大的风险投资家的中心,并已成为一批新公司的所在地。
“从23街开始,到处都是创业公司,”乌列维奇说。
Lux Capital的创始人乔希·沃尔夫(Josh Wolfe)告诉《华盛顿邮报》,Flatiron周围地区“正在经历科技热潮和增长的上升”,特别是对于像RunwayAI和AlphaSense这样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公司。
还有更多老牌企业,比如DropBox、Yelp和远程医疗公司Ro。
除了Lux,附近的风投公司还包括Union Square Ventures和凯文·瑞安(Kevin Ryan)的Alleycorp。
1802年以造船厂起家的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Brooklyn Navy Yard),正见证着制造业的再次复苏——尤其是在那些创造物理技术的公司中。
新租户包括近空间实验室(Near Space Labs),该实验室通过气球捕捉高质量图像并收集实时数据;便携式数据存储制造商Nanotronics;solarmelt公司正在创造一种清除道路冰雪的新方法
solarmelt的首席执行官贾里德·戴(Jared Day)告诉《华盛顿邮报》,他最初是在去年搬到海军造船厂的,因为那里的空间更小,他的公司负担得起。但他还是留下来了,因为这里有与他人合作的固有机会,也得到了Newlab的帮助。Newlab是海军造船厂的一家科技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战略建议、人员支持,甚至是客户获取。
“对于硬件和先进制造初创公司来说,周围有其他制造公司是至关重要的。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你需要借用邻居的叉车或3D打印机!”戴告诉《华盛顿邮报》。他补充说,Newlab帮助他审查员工、实习生和顾问,并把他介绍给纽约市的政府官员。
70多家初创公司——包括8家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公司;51家硬件、软件和设计工程公司;以及13家电力和能源企业——总部位于威廉斯堡和邓波之间的300英亩土地上。
负责海军造船厂公共事务的斯蒂芬妮·贝兹(Stephanie Baez)将其比作一个“生态系统”:“公司在同一地点办公,蓬勃发展,从事硬件测试、轻工制造和组装,这让人想起了海军造船厂的起源。”
布鲁克林陆军航站楼(Brooklyn Army Terminal)建于1918年,用于存放军用物资,现在是关注气候变化的科技公司的中心。租户包括帮助城市减少能源消耗的Enertiv和利用人工智能监测用水量的Conservation Labsm。
今年早些时候,市长埃里克·亚当斯承诺投资1亿美元,使位于布鲁克林日落公园95英亩土地上的陆军航站楼成为“气候创新中心”。
在陆军航站楼的大约50家科技公司中,Trakref正在开发一种新型制冷剂,以降低暖通空调的低效率。该公司还推出了多个公共充电站,这些充电站将在未来几年内遍布整个城市。
负责该航站楼公共政策的杰夫·霍姆斯(Jeff Holmes)表示,该社区“准备通过支持下一代清洁技术创新和气候初创企业的发展,利用不断增长的绿色经济的巨大经济潜力。”
根据纽约合作伙伴组织(Partnership for New York)的数据,小飞象区是纽约科技公司最多的社区。市值80亿美元的电子商务巨头Etsy可能是最知名的邻居——它于2005年在布鲁克林成立,并于2016年搬进了一个价值4.75亿美元的综合大楼,前身是瞭望塔大楼。
但还有很多其他值得注意的例子。数字代理公司Huge与谷歌、麦当劳等公司合作。和Verizon来改善他们的网站。CredSimple创建医疗保健软件。红鹿角还为Hinge和allbirds等公司策划了营销活动。
与布鲁克林市中心和海军造船厂一样,小飞象被认为是布鲁克林所谓的科技三角的一部分。这也是该区最贵的社区,但投资者和企业家说,在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空间里,这是值得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飞象一直是科技领域的一个惊人的锚。纽约有很多人住在布鲁克林,在Dumbo工作——他们甚至都不去曼哈顿,”Tech:NYC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莉·塞缪尔斯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Tech:NYC是一家专注于为纽约引进科技人才的组织。“小飞象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它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活力和活力的。”
这个故事是NYNext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新的社论系列,突出了纽约市跨行业的创新,以及个人国民带头。
发布于:2024-12-25,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