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持股比例偏低 试探在美投资的底线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3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11月18日,因身陷破产保护被摘牌17个月的通用汽车在纽约证交所和多伦多证交所同时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此次IPO中,通用共发行了4.78亿股普通股及8700万股法定可转换次级优先股,融资规模约为201亿美元。此外,如果承销商完全行使超额认购权,融资额度将达231亿美元。
而此前广为市场关注的上汽将斥资5亿美元认购通用1%股权的消息也得到了印证。上海汽车也于当日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香港)以 499,999,995美元认购了通用约0.97%的股权。
0.97%股权的背后,其实是汽车发展史上,学生向老师“反哺”的故事,虽然“学生”除了厚实的家底尚无过硬的一技之长,“老师”也身处大病初愈的恢复中。但无论此次投资的功过得失,“学生”总要迈出“胜于蓝”的第一步。
上汽香港成资本运作桥头堡
2009年6月,上汽为搭建境外业务的投融资平台,设立了上汽香港。公司方面表示,香港的资本市场属于国际性资本市场,便捷的国际资本流动造就了较好的融资环境,有利于打造良好的融资平台。
彼时有分析人士指出,上汽香港是一个埋下的伏笔,其可能会成为上汽的资本运作平台。因为,香港与国际通行的财务、法律准则更接近。
在2009年12月进行的上汽通用股权转让中,上汽香港代劳上汽向通用中国支付了8,450万美元的股权转让款并将1%的上汽通用股权收归自己名下,上汽也凭借对上汽香港的100%控股权间接实现了对上汽通用51%的控股地位。
而此次上汽参股通用的动作,亦是由上汽香港参与至通用普通股的认购。并以33美元/股的价格认购了15,151,515股通用普通股股权。
上汽香港资本运作桥头堡的地位已不言而喻。由于上汽在印度等地区的资本运作中还大有想法,足以为上汽香港日后的运营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入股比例试探美政府底线
在通用公开募股数日前,上汽董事长胡茂元与总裁陈虹已先后赴美,就认购的具体细节与通用进行最后的敲定,据接近上汽的内部人士透露,上汽能否成功参股通用,美国当局的态度至关重要。而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则在当时明确表示,上汽参股通用将损害美国工人的利益。
上汽欲参股通用触动了美国当局的敏感神经也不难理解,毕竟通用属于美国战略性行业中重要企业,而上汽却有着中国国资的背景,这样的股权结构难免令美国当局心有余悸。
“其实,无论从上汽还是通用的角度,其所希望的上汽参股比例绝不止目前的0.97%,上汽所获得的股权比例如此有限,更多的是受到了政治因素的束缚”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表示。
但毕竟,上汽还是迈出了参股国际车企的第一步,其为国内广大车企带来的示范效应的同时,也为同行们试探出了美当局对于中国企业在美投资态度的微妙转变。
资本输出下的无奈
一直以来,上汽对于国际业务的拓展都抱着满腔的热忱,即使在与双龙合资惨败后,上汽又迅速投向了与通用在印度的合作,致力于亚洲其他地区市场的开发。此番参股通用,虽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也被业界视为上汽向国际车企靠拢的大手笔。因为作为股东,上汽的利益将会更多的为通用所关心,上汽也可以通过参加通用股东大会等方式了解通用内部决策、运营,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无疑会促进上汽向国际化车企成长。
不难发现,上汽海外拓展的模式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从对双龙的绝对控股,到与通用在印度颇为稳妥的五五分成,再到参股通用的“点到为止”,上汽正在去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其实,在双龙的失利中,上汽虽然遭遇了文化危机,但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而致缺少决胜的谈判筹码。反观去年12月通用大方地将上汽通用1%的股权转让给上汽,虽然上汽由此取得了对上汽通用51%的控股权,但由于通用依然掌握着技术、产品方面的绝对优势,因而股权结构的变化也并未带来双方博弈力量的实质性转变。
自主研发能力的薄弱已成为大型车企国际化道路上的硬伤,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本来可以多元化的国际化道路,对于上汽来说,已变成了一道只有一个选项的选择题。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上汽希望走出去,又拿不出可以走出去的产品。荣威能拿得出去吗?恐怕还不行。向外扩展的机会如果给吉利或者比亚迪,可能都会比上汽有所作为,毕竟他们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作为支撑。目前,上汽也只能依托参股的方式来走国际化的第一步”贾新光表示。
小股东也有大风险
即使上汽只是通用的小股东,但由于通用的前景的不确定性,上汽依然要为0.97%的股权承担起较大的国际化风险。
根据通用此前披露的三季报,公司在三季度实现净收益21.6亿美元,且公司前三季度的累计净收益已达47.7亿美元。但公司本年度的利润翻红是通过出售或关闭庞蒂亚克、土星、萨博和悍马等子品牌实现的,简单的瘦身为通用迎来净利润增长,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截至10月,通用的全球市场市份额已下滑至20%以下。
与此同时,通用的欧洲业务依然一蹶不振,根据公司财报,其欧洲公司三季度的亏损已达6亿美元。在产品线全面收缩的情况下,通用已经不能承受失去再失欧宝的重创,但在向欧洲当局求助未果后,重建欧宝意味着一笔不菲的开支。
而为通用脱离破产保护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市场也难以维持既有的乐观形式。曹鹤表示,在经历连续两年的井喷行情之后,明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很有可能呈现一个需求增长的相对停滞。
让人担心的还有通用种种的历史难题,且这些问题并无法像斩断子品牌一样——只要下了狠心,就能轻易解决。过去的17个月内,通用已经四易主帅,掌门人的频繁更迭不仅带来了高管的流失、治理模式的动荡,也加大了公司运营中的沉没成本,让后来者的决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顾虑。此外,经销商过量、260亿美元退休金悬而未决、暗流涌动的劳资冲突等问题都从未也暂时不会停止对通用的困扰。
上汽是否增资取决通用未来
虽然0.97%已为上汽带来了复杂的系统性风险,但毕竟与国际车企相互持股是成熟的发展模式,对于上汽在今后是否会增持通用的股权,曹鹤表示,上汽增资通用是必然的。目前0.97%的股权结构,无论通用还是上汽都并不满意,只是双方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听从家长安排”的选择,以保证通用IPO的顺利进行。
“上汽增资通用的幅度及具体时间表,要依据通用未来的发展情况而定。如果通用在今后几年业绩良好,那么上汽增资的速度和幅度都会受到相应的限制;但如果真的如业界所预料,通用被欧洲业务所拖累,或者中国业务停滞不前,那么上汽增资的速度就会加快,持股比例也会有所突破。”曹鹤称。
(证券日报)
发布于:2024-12-21,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