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品试制产业分析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4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我国汽车产品试制产业现状及趋势
1.我国汽车产品试制产业现状
要推出新车型,一般都经过汽车试制这个重要工序。近几年推出乘用车新车型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汽车产品试制产业的市场现状。
汽车产品试制一般发生在整车企业需要推出全新车型或者对原有车型进行改进或升级时。汽车产品试制的对象主要指样车、车身、车身局部、内外饰件和零部件(也可能外部采购)。试制样车一般有概念车、验证车和试验用车三种,概念设计更多关注外观和造型;而验证车和试验用车设计和试制更多强调尺寸合理及质量合格等,通常委托公司(整车企业)会全程参与并积极配合验证车设计和试制。
当前,我国汽车产品试制的主体是受委托的设计公司、整车企业内部试制车间或其试制试验基地和参与同步开发的零部件供应商(主要是内外饰方面),专门从事汽车产品试制的企业很少。根据签订的合同,决定汽车设计公司参不参与产品试制,假如进行样车或是车身设计而不参与试制的话,项目成果通常是油泥模型或者制作出一个样品来。汽车设计公司的业务以汽车设计为主,产品试制为辅,不过它们的业务范围一般都包括了从市场调查、整车设计、到样车试制以及随后的试验和投产服务等。专业从事汽车产品试制的工作流程切入点在于汽车设计公司和整车企业开发部门。在汽车产品试制过程中,设计公司、整车企业全盘主持试制和装配工作等整个进程,也可能将部分试制工作分包给外面公司及对外采购零部件。
据估计,目前国内已经拥有100多家本土汽车设计公司,和几十家国外著名汽车设计公司在我国开设的分公司。我国本土汽车产品设计大多处在模仿抄袭、逆向设计阶段,车身局部、内外饰件和零部件的试制相对简单(这通常是车型改进需要做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不是个问题,存在较大困难的是样车试制和车身试制。国外著名汽车设计公司如意大利四大汽车设计公司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样车试制和整个车身试制对他们来说不成问题。
当前在我国,汽车产品试制公司很少,据我们所知,仅有苏州雪樱、芜湖普泰、天津华庆等几家。随着国外汽车试制公司的进入如日本三立、韩国DAE
JIN产业(大真产业)公司和本土资本进入,专门从事汽车试制的企业会逐渐增多。
2.我国汽车产品试制产业特点
(1)汽车产品试制产业初显要独立分离开来的苗头
汽车产品试制没有从产品设计链分离出来。汽车产品试制绝大部分由受委托的设计公司、整车企业内部试制车间或者零部件供应商完成。专门从事汽车试制的公司才开始出现,数量很少。目前在我国,汽车产品试制产业初显要独立分离开来的苗头。
现有的几家汽车产品试制公司是我国汽车产品试制产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当前它们的工厂试制设备相对简陋,制造工艺较简单,主要是凭借有一支手工技能高超,又熟悉汽车车身制造的技工队伍支撑,已先后为国内的整车企业成功完成了新产品试制。汽车设计公司的试制车间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供应商参与试制的话,通常是与主机厂同步开发的另一种表现,是试制其专业生产的零部件产品,专业化程度较高。
(2)试制是汽车产品投产之前重要环节
汽车产品设计完毕之后是试制,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实现设计所要求达到的各项性能指标、样车试制要求的车型外观、动力传动配置、结构合理性和整体平衡性等,在必要时还会对产品设计进行改良修正。一项设计优良的汽车产品最终投产离不开高技术含量的试制过程。
3.我国汽车产品试制产业趋势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推出新车型和改进车型增多,越来越多的产品试制可能会外包出去,最后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汽车设计公司和整车企业开发部可能会逐步把汽车产品试制这一环节分离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设计当中。这样,我国汽车产品试制产业可能会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
不过由于设计与试制之间需要衔接的数据参数庞大以及产品试制利润相对丰厚,汽车产品试制未来一段时间能否作为一个较为独立和明确的产业出现,尚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
最大的可能是:我国汽车产品试制产业的主体由设计公司、整车企业内部和专门从事产品试制的企业组成,三方联合合作试制会是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国外独资和合资的试制企业将占据绝大部分中高端汽车产品试制的市场份额。
但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汽车产品试制在我国未来十几年具有广阔的市场。
( 潘建亮)
发布于:2024-12-20,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