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纺织公开“iQ”前座构架,基本部分采用通用设计

博主:adminadmin 2024-12-19 36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4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丰田纺织公开了丰田汽车新车型“iQ”采用的前座构架“TB-NF100”。该公司以前一直以多款车型的部件通用为目标开发新型构架,此次开发的构架就是可以通用的首款产品。今后,将通过沿用该构架的基本部分,高效开发面向其它车型的构架。

  

  “TB-NF100”的正面照片

  新型构架的基本部分设想面向多款车型开发而成。如果是丰田汽车的车型,可用于从“威姿”那样的小型车到“皇冠”那样的大型轿车。而轻型车方面,从成本等方面考虑“很有可能无法直接使用”(丰田纺织代表董事副社长、技术开发部部长野口满之)。像“雷克萨斯”那样的高级车看来也很难直接应用,不过其基本思路可以利用。

  

  “TB-NF100”的侧面照片

  关于基本部分(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的细节没有公开,“(沿用该构架固定部分的)下个产品公开时会做出详细解答,在此之前不便透露”(野口),不过实际上好像下摇臂(支撑座面的侧面的板状部件)及侧板(靠背侧面的部件)、滑轨、移动工作台等设计成了固定形式,而头靠和连接基本部分部件间的连接部件等看来设计为可变形式。

  例如,iQ座椅不能调节头靠的位置。不过今后,iQ和其它车型可能要求具有调节头靠位置的功能。这时,在基本部分直接安装可调节头靠位置的设备即可。另外,还可以选择将滑轨嵌入地板内部或者安装在地板上。此时,通过改变连接部件或连接位置,仍然可以沿用基本部分的部件。

  丰田纺织强调开发新型构架时重视了以下几点:(1)靠背部分的薄型化;(2)构架整体的轻量化和资源节约;(3)驾乘舒适性的提高;(4)(座椅的前后移动等)操作性的提高。

  关于靠背部分的薄型化,通过全面改进构架形状,与现行的威姿座椅相比,靠背部分的最终厚度减少了约40mm。由此,在维持前后座间隔不变的同时,还能缩短车身的长度。由于“全长3m以下”是iQ的设计概念之一,因此要求靠背部分极力实现薄型化。

  关于构架整体的轻量化和资源节约方面,是通过多个部件的一体化,以及减少部件个数和连接点数得以实现的。除了将可拆解成多块的面板部件尽可能地一体化外,还将连接用的定位销和支架等部件与面板部件等设计成一体或取消不用。由此,与丰田汽车的“花冠”相比,其部件个数约减少了25%,连接点数越减少了20%,质量约减少了15%,成品率提高了约18%。这里之所以选择“花冠”而不选择车身相近的“威姿”作比较对象,是因为不选择车身安装方法相似的花冠就很难做定量比较。

  关于驾乘舒适性的提高方面,该“TB-NF100”设想为用于全球车型,综合考虑日美欧车型后设计的构架。此外,在提高操作性方面,将前后移动座椅的控制杆(滑动杆)的位置从座面的前方下部改装到座面的侧面。以前无论坐着还是站着,要想操作滑动杆非得弯腰才行,采用新型结构后,坐着时直着腰就能操作,站立时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使劲弯腰即可轻易完成操作。

  

  靠背部分的厚度缩小约40mm。

  

  “下摇臂实现了多个部件的一体化和连接部件的减少

  

  大幅减少部件个数和连接点数。通过减少连接点数,焊接线等的长度约为1/3

  

  改善了驾乘舒适性

  

  通过改变滑动杆的位置,还改进了操作性

  来源:日经BP社报道

The End

发布于:2024-12-1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爱空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