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机工程的主观认识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4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目前国内的人机工程好像大部分局限于SAE标准及方法,其实在国外的一些设计公司或者整车厂其开发的车型满足SAE标准只是满足其及格线,就像满足强制法规一样,据我了解现在很多其它的国家都在SAE的基础上进行很多拓宽发展,例如现在的Ramsis,CAVA等软件都是对SAE很好的补充,其能够进行一些主观评价,像Ramsis现在在宝马、奔驰、大众都在应用;例如我接触的一些日本、韩国人机专家,他们过内各大汽车生产开发部都在自行积累人机工程布置数据,形成各类参数曲线图表、形成经验参数;国内现在其实各大车厂及设计公司现在数据已经积累了很多,但几乎都没有一个良好的数据库,没有归纳分类形成经验参数及图标,便总会在工作中出现无法判断该布置是否合理的数字参考。
我个人认为人机工程布置最重要的本事在于在有限的空间、成本下如何合理的优化的布置下车型要求配置的功能件,并使这些功能件满足人体需求并且舒适容易操作容易察看;同时人机布置工作要有很多取舍性,例如驾驶员的头部空间、腿部空间、肘部空间、三踏板、方向盘、仪表等布置时会和很多整车参数、造型、底盘布置、机舱布置、车身结构、焊接等产生矛盾,所以很多情况下就是要有取舍,需要分主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合理,但所谓合理就是要有经验数值的参考。
从人机的参数,我们也能够判断该车的使用范围、客户群等,如H30这个参数就有不同的含义,H30所处的范围不同将会决定该车所处的车型范围。例如前后R点的水平距离也将决定该车的室内空间情况。
并且现在人机布置已经不再是舒适、易操作、易观察等要求,同时要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性(包括视野、除雾、除霜、安全带、安全气囊等)。
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共同来分享一下人机工程的经验。想听听大家对人机工程经验数值积累和主观评价的看法及方法。
发布于:2024-12-1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