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节能减排和汽车产业发展前景

博主:adminadmin 2024-12-16 56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4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专家

  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委会 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资源节约与代用专委会 高级专家

  荣惠康

  2008年11月

  一、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走势

  14个月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股市、证券、投资、信贷等一系列金融市场动荡和危机,正迅速蔓延到欧盟、日本,并波及全球;

  金融危机波及到现实经济衰退,出口减少、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速放慢,美国经济大师绍罗什就最近的经济形势和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做比较,而且预言危机将持续时间比我们预期的得长得多;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单边主义是行不通的,多边主义是唯一现实的出路,全球经济的互相依赖使近期在华盛顿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达到高峰;

  美国推出救市计划7000亿美元;韩国出台1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中国出台40000亿人民币的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计划;欧盟拟出资1300亿欧元刺激经济的计划;

  10月下旬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召开的亚欧峰会讨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此次金融危机开始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将不可避免的对世界汽车市场冲击,中国汽车市场今年前9个月市场增长已由前九年的平均20%以上回落到11.90%

  11月22日APEC峰会在秘鲁召开研讨亚太地区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策略;

  由于全球各主要国家采取共同合作、相互依赖的共同应对措施,不会像1929年—1933年全球经济危机那样严重的冲击,但此次危机涉及面之广也会在经过全球共同努力下经过1-2年的时间使全球经济恢复正常运行轨道。

  二、在全球经济衰退、油价大波动的冲击下,中国城市交通、汽车产品将有较大结构性调整

  城市交通结构将逐步提高、改善公共交通的比例,增加地铁、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个体汽车拥有比例将逐渐下降;

  国家政策将引导向发展公共交通方向倾斜;

  汽车产品结构将鼓励向小排量汽车发展;

  汽车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推动节能减排产生实效,如发动机的缸内直喷、稀薄燃烧、柴油高压共轨电控喷射、各类混合动力技术、各类汽车电子技术、尾气排放处理技术、陶瓷材料应用技术、零件回收再利用技术等;

  汽车自重将通过改善结构,选用轻质材料得到不断降低,达到节能的效果;

  各类符合国情的新燃料、新能源将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达到提高节能减排,替代传统能源的效果。

  三、全球能源状况和中国节能减排、能源替代目标

  1、能源形势

  今年7月国际石油价格攀升到超过147美元/桶,近期回落到50美元/桶以下;

  全球各主要能耗国家都在调整自己的能源战略;

  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对能源替代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

  汽车发展对节能、减排、能源替代、环保、安全和轻量化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醇醚汽车燃料已成为中国能源多元化主要方向之一。

  2.能源已成为全球最关注的大问题

  能源是全人类经济发展和生存的主要基础条件之一,近年全球能源状况引起全球的特别关注;

  人类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能源问题;

  全球及中国的能源形势——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

  3 . 全球传统能源现状和能源战略调整

  3 .1石油:

  全球石油已探明储量为12379亿桶,1686亿吨,按2007年开采量计,可开采41.6年;

  预计未发现的石油储量可能是9380亿桶;

  预计将在21世纪中期石油产量达到顶峰,包括非常规液体燃料包括油砂、超重油、气变液技术、煤气化技术、生物燃油和  油母页岩等在内本世纪后期将进入高油价期。

  3.2天然气:

  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177.36万亿M3,可开采60.3年。

  3.3煤炭

  全球2007年底已探明可采储量为8474.88 亿吨,可开采133年;

  预计世界可采储量在今后的100年中将随着探明技术发展,可采储量将增加到能有200年以上的开采年限。

  3.4 全球主要耗能国家及时调整能源战略

  2005年美国修改通过《能源政策法》,2007年欧盟公布了《能源战略绿皮书》,2007年日本颁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都在强调能源供应稳定和多样化,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发展天然气、核能、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少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

  巴西、法国、西班牙、德国、奥地利、瑞典等国强调乙醇和生物质资源的能源。

  全球电力消费将在今后20年中成倍增加,核电、水电将增加较快;

  可再生能源是今后能源开发和增长的主导方向。

  4、中国传统能源现状和能源政策

  中国石油2007年底已探明储量,占全球已探明总储量的1.3%,可开采11.3年;

  中国天然气2007年底已探明储量为1.88万亿M3,占全球已探明总储量的1.1%,可开采47年;

  中国煤炭2007年底已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占全球已探明总储量的13.5%,可开采45年。

  中国核能1420万吨油当量,占全球总量的2.50%;水电1.093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水电总量的15.4%。

  中国的能源政策是: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

  5、中国汽车节能减排、能源替代目标

  5.1 混合动力汽车

  通过换用不同的辅助动力转换成适应汽、柴油到各种替代燃料的动力转化装置,形成油—电、气—电、电—电等各种不同动力的转换,达到节能和提高排放水平的效果;

  当前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主要是内燃机—电动机形式,可节能20~40%,排放可达国Ⅲ和国Ⅳ,是目前国内外技术逐渐成熟、逐步降低成本的节能和新能源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主要在轿车和大客车上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在产业化过程中逐步降低成本、提高车辆可靠性。

  5.2纯电动汽车

  用普通工业、民用电源充电的纯电动汽车是一种理想的动力汽车,国内外多年研究开发主要在解决电池的寿命、重量、体积、价格、充电时间、充电装置、续航里程、电池报废处理等问题上下功夫;

  近年,国内比亚迪公司在电池综合性能开发上有重大的突破,解决了电动轿车价格和普通汽车相近、电池寿命、快速充电、续航里程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比亚迪在轿车整车上也解决了最高车速、加速时间、爬坡度、制动距离等整车性能和普通汽车相近的指标,这样的成果将成为走在国际前沿的领先地位,为产业化开创新局面;

  近几年,比亚迪电动汽车有可能成为解决排放污染、低价运行的城市汽车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5.3 LPG、CNG汽车

  LPG、CNG汽车是已成熟技术,在资源和加气站方便的条件下逐步推广也是汽车燃料多元化方向之一,可以解决排放污染和经济运行,由于在常态下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都是气体,在储、运、加气等商业运行中都需要较大的投资,而天然气资源也是很有限的,所以它不会成为主导的替代汽车燃料。

  5.4甲醇燃料汽车

  煤制甲醇,特别用高硫煤制甲醇,还可净化出纯度较高的工业用硫。焦炉气、煤层气、天然气和小化肥联产都可制取甲醇,价格便宜。

  近10多年山西、陕西、四川、河南、山东、黑龙江、宁夏、江苏等省的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都在进行M15、M30、M30、M50、M85和M100甲醇车的开发、试验和试运行;山西省现有1400多辆全甲醇M100出租车、大客车、中客车在商业运行;山西省在省范围内推广普及M15甲醇汽车的运行;

  太原理工大、东方发动机研究所和佳新公司、净土公司、潍坊柴油机厂、江西发动机厂等企业合作,开发了469、468、R6B、698等全甲醇电喷发动机,压缩比进行调整,达到1:1.3—1.5的替代比、国Ⅲ排放。动力性优于汽油机。

  奇瑞、华普、长安等汽车公司已开发了灵活燃料汽车,燃甲醇替代比可达1:1.6,排放可达国Ⅲ。一汽和山西靖烨佳新合资生产6102全甲醇分动机并开发替代柴油的16吨自卸车,已在山西进行拉煤试车中;

  在技术上已解决了甲醇汽车的冷启动、热气阻、溶胀、腐蚀和非常规排放甲醛超标、渗烧甲醇汽油的分层等问题,也规范了输、配、加注等商业营运中的问题;

  在山东兖矿已投产的30万吨/年系统在煤制甲醇过程中产生的CO2可以全部回收制醋酸和尿素,这是全球煤化工技术的最高水平;

  甲醇饮用可致死和致盲,但在国内外几十年的化工、燃料行业在使用中按规程操作未发现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按规模条件下煤制甲醇的经济性在石油30美元/桶时有很强的竞争性;

  德国、美国在上次石油危机时都曾开发过甲醇汽车,由于石油价格缓解未能大量产业化。

  5.5二甲醚燃料汽车

  甲醇脱水即二甲醚,是柴油机的理想替代燃料。清洁排放,可达国Ⅳ标准。

  国内二甲醚汽车开发和二甲醚大量生产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生产成本和汽车使用的经济性都比甲醇高;

  常温常压下二甲醚呈气态,输、配、加注都需要专供系统;

  在产业化前还需对专用柴油机供油系、高压共轨系及和汽车的匹配做进一步研究;

  5.6煤制油

  由煤直接液化法和间接液化法合成汽、柴油,二战期间德国曾用直接法生产过油品,达到423万T/年,南非、美国用间接液化法建示范性工厂。我国神华集团在内蒙建100 万T/年的示范工厂,已于2004年开工。

  煤制油单耗高,3—4.5T煤/T油;

  煤制油水耗较高, 12T水/T油以上;生产场占地面积较多;投资较高。

  煤制油在我国刚处于起始摸索阶段,有待示范工程试点总结后再决定今后的产业化方向。

  5.7 乙醇汽车

  乙醇由甘蔗、玉米及含纤维素农作物发酵制成,是理想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以纯乙醇、乙醇汽油(E10~E22)和混合燃料(乙醇60%+甲醇30%+汽油7%—)等三种配比供汽车燃料。主要性能和排放和汽油车比稍优或接近。

  巴西全国全部使用乙醇汽油已有近20年的历史,是世界惟一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

  美国推广E10乙醇汽油多年,全美有500万辆灵活燃料汽车(FFV),耗乙醇超过2000万T/年,2007年用20%的玉米生产乙醇,替代汽油量占全年总耗量的3%;

  近年,日本、印度启动乙醇汽油推广计划;

  目前英国、荷兰、德国、南非、泰国、奥地利在积极推广乙醇汽油替代工作;

  中国已有9个省推广乙醇汽油(E10),年用乙醇量约130万吨,成本为6000元/T 左右。国家为乙醇生产厂补助为1500~2300元/T,平均每吨乙醇耗粮为3.3吨。

  国内外正大力开发利用木材、木屑、木薯、甘蔗渣、甜高粮等生产乙醇。

  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用粮食生产乙醇,以及乙醇原料和粮食作物争地在中国都是不可取的。所以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在中国不会有大发展的条件。

  5.8燃料电池、生物柴油和氢能等汽车新能源

  近期国内外都在全力研发中,还需要突破一些技术难题,解决好规模产业化经济营运中的一些问题。有可能成为本世纪中后期汽车新能源的主导方向。

  四、中国汽车产业仍将是国民经济最活跃的产业之一

  1、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成长发展期的跃升阶段

  中国汽车市场从1999年开始已进入成长发展期;

  由1999年的183.2万辆,快速成长为2007年的888.2万辆;

  2008年将接近1000万辆;

  九年来平均年增长率为21.8%。

  

  2.中国汽车市场地位已由1999年世界产量排名第9位跃升为2007年的第3位,市场销量全球第2位。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中国汽车年产量(万辆)

  183.2

  206.8

  234.2

  325.4

  444.4

  507.1

  570.7

  722

  888.2

  世界汽车年产量(万辆)

  5588.5

  5829.6

  5616.1

  5878.5

  6065.8

  6422.0

  6653.01

  69212.75

  7025

  中国汽车年产量占世界年产量的份额

  3.28%

  3.55%

  4.17%

  5.54%

  7.33%

  7.85%

  8.58%

  10.43

  12.6

  中国汽车年产量的世界排名

  9

  8

  8

  5

  4

  4

  4

  3

  3

  3.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冲击下,中国汽车市场仍将有40年以上的成长发展期

  ●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

  ●有不断提高购置力水平的13亿人口;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由沿海地区逐步向中部、西部地区不断扩展的漫长的市场成长过程;

  ●5年后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美国和日本;

  ●13年后,中国汽车市场将超过美国;

  ●中国汽车保有量由目前的约5000万辆,到2030年代中后期将接近或超过美国汽车保有量,美国目前汽车保有量2.42亿辆

  4、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汽车年成长率将由前9年平均20%以上的增速降低到10%左右,这仍然是全球汽车市场成长率最高的增速;

  汽车产品结构将有较大调整;

  汽车节能减排、替代能源将有较大进展;

  高新技术在汽车产品开发生产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

  城市公交结构将有较大调整;

  汽车产业在今后30年的发展中仍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关阅读:

The End

发布于:2024-12-1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爱空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