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中国医院手术器件包管理中首例成功应用

博主:adminadmin 2024-12-10 42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5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医院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医疗用品回收、清洁、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等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手术器件包的管理方面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每次手术后,供应室将使用过的手术器械收集、洗净、分类包装,经严格灭菌消毒后再准备供给新的手术使用。整个流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监控管理,时有手术器械消毒不严格、器械包超过消毒有效期、传统的记录纸污染和进入手术室造成交叉感染的事故发生。同时还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发生事故后相关单位无法界定责任、消毒费用过高等问题,给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由此,运用先进的技术系统,完善消毒供应室的信息化建设成为许多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解决方案

  为解决医院在手术器械消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手术器械流程管理,北京中航芯控科技有限公司推出RFID技术管理手术包的系统解决方案。本系统运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解决目前传统医疗器械消毒管理缺乏定量化标准的问题。将射频卡识别技术应用于医疗器械消毒流程管理系统,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灵活和实时的医疗器械消毒流程管理系统。

  采用先进的RFID技术,结合数据库技术、通信和信息技术等,对每个手术包配带一个RFID标签,负责采集和存储手术包流程的属性信息,内容包括手术器械种类和编号、数量、包装人员编号、包装日期、消毒日期、手术包类型等。系统通过这些信息对器械包的回收、清洗、分类包装、消毒、发放等环节进行记录,并对器械包的存放、使用实行监控,最大限度控制和消除了器械包的安全隐患,也明确了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责任并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便于相关感染事故出现后进行追溯。

  该系统的特点是:

  1.器械包的记录信息更加准确全面

  每个器械包都封装一个电子标签,标签内部存有器械种类、数量、消毒日期等数据,在整个流程中都可以读取这些数据,还可以随时补充发放、回收、清洗等数据。

  2.保证了灭菌消毒过程的严格性

  将消毒时间和消毒室的温度、压力等数据记录下来,消毒出锅的时候根据采集数据判断手术包是否合格,确保不合格的器械包不予流出。

  3.提高管理效率、方便追溯

  相关管理者通过阅读电子标签可以轻松了解到器械包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消毒、发放全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在出现感染事故时可以排除无责环节而最终确定有责环节和责任人。

  4.避免了传统器械包记录纸的感染隐患

  作为传统记录手段的器械包记录纸实际构成了手术感染的源头之一,采用RFID管理和追溯系统后不再使用记录纸,从而避免了感染隐患。

  5.节省了成本

  通过系统记录灭菌消毒的相关数据,节省了一定的时间,更因为不再使用消毒试纸而节省了可观的成本。

  6.采用耐高温电子标签

  由于标签的热传导惰性,经过143度高温、3个大气压的严酷环境后,标签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实施过程

  301医院是RFID在国内医院手术器件包管理中的首家运用。经过一年多的尝试与实践,该系统已普遍应用于医院手术包管理的整个流程,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和成功经验。RFID手术包管理系统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1.器械交接(清点/回收/集中/分类/清洗)

  供应室(手术室)护士将手术后清点的手术器械与器械室交接过程中,器械室护士用手持RFID读写设备读取手术包上RFID标签信息,确认与实际接收的手术器械其数目、种类相一致后,系统在RFID标签和手持机数据库中自动记录日期和分配人员信息。

  2.器械分配

  在手术包器械分配过程中,护士根据手术器械准备单以及系统自动生成的手术包器械列表菜单分配手术器械。器械分配完成后确认,系统在RFID标签和手持机数据库中自动记录日期和分配人员信息。菜单式输入十分方便灵活,无须增加工作量。

  3.器械核对

  分配好手术包器械,检验护士用手持读写器读取RFID标签信息,系统自动显示该手术包器械菜单列表,确认后系统在RFID标签和手持机数据库中自动记录日期和核对人员信息。

  4.器械打包

  接到分配的手术包器械后,护士用手持RFID读写设备读取RFID标签信息,系统会自动以菜单方式列出手术包类别对应的手术器械明细,以便核对手术包内的实际情况。确认后,系统在RFID标签和手持机数据库中自动记录日期和包装人员信息。为系统统计出员工打包的工作量报表提供数据信息。

  5.灭菌消毒

  消毒后检验人员使用手持RFID读写设备将达标信息、人员信息、日期记录写入RFID标签和后台数据库,以便手术包信息的追溯。然后将手术包整理到另外的移动推车上发送到手术室或急诊贮存室。

  6.无菌、急诊储存室

  手术器械消毒完毕后存入无菌、急诊储存室,手术包通过RFID读写设备,系统会自动记录取出的手术包类别、存入时间、取出时间、手术包有效日期以及取出人员信息。可以判断手术包的存放过程是否符合标准。

  7.手术室清点

  手术包在手术使用前、后,护士用手持RFID读写设备读取标签数据,核对手术包内器械的数量、名目、手术包种类,并记录其实际耗损情况。确认后,系统自动记录检验日期和检验人员信息。信息化整合方式见图1。

  RFID系统还用于手术器械的全程追溯查询、统计分析。

  1.人员查询

  用于查询手术包流程中各个环节检验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包括检验手术包的种类、检验手术包的名称、检验的时间、检验的合格情况等信息,便于加强对检验人员的管理。系统提供工作时间段作为查询条件,可以按需求生成相应报表以及不同时间段检验手术包数量的统计图,并支持表单浏览、打印、导出为Excel文档等服务,更好地实现了手术包流程人员管理信息化。

  2.科室查询

  用于查询各科室使用手术包的情况,操作人员只需选择科室名称,便可了解该科室该时间段手术包的使用名目,便于对各个科室手术包的使用进行统计。系统可以按需求生成相应报表以及使用手术包的统计图,并支持表单浏览、打印、导出为Excel文档等服务,更好地实现了各科室使用手术包管理信息化。

  3.时间查询

  用于查询随时间变化手术包在各科室的使用情况,便于对手术包的使用情况进行反馈,系统可以按需求生成相应报表以及手术包使用情况统计图,并支持表单浏览、打印、导出为Excel文档等服务,更好地实现了各个时间段手术包使用的信息化管理。

  4.耗材查询

  用于查询手术包流程中手术器械的损耗情况,便于对手术器材加强管理,准确了解手术包流程中手术器材丢失数量。系统可以按需求生成相应报表以及手术器械损耗报表,并支持表单浏览、打印、导出为Excel文档等服务,更好地实现了手术包流程中手术器械管理信息化。

  应用效果

  RFID手术包管理系统在301医院应用以来,解决了医院在管理上的很多困惑,有效地保障了手术包使用的安全,健全了医院安全管理机制。

  医院每天发出手术器件包将近400到450个,在这种状态下必须做好供应保障,把工作量记录、统计做到位。RFID系统使器件包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全过程都能追溯到时间、人员、地点、数量、价格,乃至于管理者在各个层次需要的信息也能采集到。对于管理者,可以从不同层面调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于使用者,通过患者器件包上的电子标签,可以查询到相关的具体信息,便于责任鉴定和管理鉴定,也有效解决了部门科室之间的纠纷。

  301医院供应室目前应用着 5000个手术包,传统方式下医疗器械消毒流程中每个手术包每次一次性消耗成本约为一元人民币,加上使用、回收环节部分辅料会经常出现遗失情况,每年用在手术包消毒流程的成本消耗金额高达数百万人民币。RFID标签可以重复使用次数高达十万次,消毒成本费用大大降低。两种管理方式成本对比参见表1。

  推广价值

  在医疗领域手术包消毒流程中应用RFID系统技术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将从根本上扭转手术包流程管理的被动局面,改善医院在手术器械消毒管理环节的处理能力,满足医院医疗器械消毒流程信息化、人性化的业务创新要求。对于提高医院的数字化管理功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改善医院的管理和各项医务流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301医院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的大力配合下,中航芯控开发的RFID消毒供应室管理系统,在应用中逐步发展、完善,不断满足消毒供应室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计算机网络使网上预约请领物品取代了手写请领单据由人工在临床与供应室间、供应室各工作分区间的传递,既节省了人力、又减少了供应室受污染的机会,对预防院内感染起到了一定作用。基于RFID消毒供应室管理系统的应用将是医院消毒供应室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医院企业式经营化管理模式的运行,RFID技术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步应用于急诊室、医疗垃圾处理、移动设备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传染病及精神病管理、婴儿识别及其防盗等多方面,不断促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The End

发布于:2024-12-10,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爱空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