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涨价削弱了消费者享受政策实惠力度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5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国家2009年的一系列汽车振兴政策,其中包括购置税的调整、汽车下乡补贴和燃油税的实施等,这些政策无疑对微车具有利好的好消息,甚至对小排量轿车也有促进作用。但是,实施上或许并不是这样,中国一向有这样的传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国家实施汽车下乡的政策后,经销商先前的车变得好卖了;在减少小排量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刺激下,小排量轿车变得畅销了;然而,经销商却仗势涨价,其中,微车涨价最多,导致了所谓的购置税减半和汽车下乡政策得到的优惠完全被涨价所抵消了。最终得到政策实惠的不是农民和小排量轿车的购买者,而是经销商。
在小排量轿车减半政策开始实施后,让消费者大跌眼睛的是先前的汽车优惠缩小了,甚至是没有了,这缩小的甚至没有的优惠完全抵消了购置税减半带来的好处。一句话,消费者被政策所忽悠了,本来消费者可以享受政策优惠的,可是被经销商利用了优惠政策,因为在优惠政策引导下,愿意买车的消费者更多了,而经销商却见势看涨,缩小优惠甚至涨价。
同样,在微车领域,农民购车可以享受双重优惠的,一则优惠是汽车下乡的优惠,另一则是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我们以一辆5万元左右的微型客车,双重优惠加起来大致有6000元,但是经销商却涨价,根据涨价的幅度,让农民买车享受到的优惠力度变小,甚至根据涨价的情况让优惠变成了没有的假象。
受利好刺激,供不应求,涨价或许也是自然的。目前,山东和河南等地微车涨价很多;全国各地的小排量车也涨价了不少,至少优惠额度缩小。国家10%的补贴,3万元左右的车补贴3000元,经销商平均涨了2000多元,就吃掉了一大块,农民购车还有优惠吗?购买小排量轿车也没有什么优惠了。
并且,即使经销商不涨价,很多农民都是在外地购买微型车,按照补贴规定必须回当地财政部门享受补贴,这些农民辛辛苦苦挣钱不容易,回家去当地财政部门享受所谓的3000元补贴,如果是坐飞机,往返的机票钱就与补贴大致差不多了,即使是坐火车,往返的时间成本和火车票钱,加起来之后农民享受到的补贴其实也所剩无几了。
总之,所谓的汽车产业振兴政策,振兴了汽车企业和经销商,而农民等消费者很少能得到实惠,即使得到也是芝麻,以芝麻换取大西瓜。古话说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发布于:2024-12-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